第228章 关于未来_异国猎宝档案
妙笔小说网 > 异国猎宝档案 > 第228章 关于未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28章 关于未来

  感谢:读者135xxxx估计是您手机号给我留言,说韩式茶道发展一直未曾衰败且自有发展,并举例韩式茶道学院,大学中设有茶道课程诸如此类。感谢你的关注和参与!

  我想说的是年代,韩式茶道的重新发展归功于郑允文大师,此人为陆羽茶经研究会的会长、茶人联合会理事长。1997年,经他倡议并发起韩式茶道复兴运动,又有金泳三金大中两届总统支持,韩式茶道最终走入大学,并创办茶道大学院,随即掀起风潮。

  但这是在本故事发生年代1996年之后的事情,且有个不争的事实韩式茶道在年轻群体中并不受欢迎。

  并非与您辩驳,只做探讨,您可以视之为妄言,再次感谢您的关注!

  ………………

  “你打算成立陶瓷工艺研究中心?我们的资历,是不是还浅了些?”李承抛出的话题,让西蒙有些兴趣,但依旧有很大疑惑。

  就在刚才,李承抛出他所整理的解决红叶陶瓷管理混乱的方案。

  他并没有着手于现有状况,而是给这些闲的淡疼的技术员们重新设立目标成立陶瓷工艺研究中心,鼓励开发和研究新的釉色和制瓷工艺,以此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当一种新的、更高级的釉料出现,一种层次感更鲜明、更科学的制瓷工艺出现,双方的技术员工,还会纠结于所谓的原有釉料配方保密性?

  李承摇摇头,“即便资历浅,我们也要迈出这一步。”

  “只有陶瓷生产有精确的制作标准,制作技艺才不会失传。不同技术之间的交流能够带来制作水平的提高,闭门造车只会带来固步自封。”

  “欧美从三十年代,就使用光谱显微镜分析釉色,而亚洲呢?你欧麦韩瓷现在依旧在使用经验来调制釉料吧?欧美陶瓷工坊,在八十年代末就引入电脑数据库进行瓷土的元素分析,亚洲呢?现在依旧使用所谓的瓷土配方进行混合。”

  “这两者的效果,能一样吗?”

  李承竖起一根手指,晃动两下,“就我所知,德国梅森瓷器,就我们常规意义上的白瓷,他们的数据库中,就有一千两百多种釉色搭配方案,每一种都会产生不同的视觉观感。而我们呢?有十种配色吗?”

  这条信息其实是不准确的,它来自于罗根的记忆,是2010年梅森瓷器对外披露的信息,但不妨碍李承拿出来,“震慑”一下西蒙。

  “西蒙,我们算是新一代制瓷工匠,在接受传统尊重传统的同时,还需要放弃部分传统所带来的狭隘。只有这样,亚洲瓷器才有可能重塑辉煌,才有希望。”

  亚洲瓷器,之所以在近百年时间内,被欧美瓷器远远甩开,根子就在于他们固守传统,没有引进新的工业化和科技性的技术,更没有开放的心态去学习并融合别人的长处,以促进自己的进步。李承对此深有感触,所以说出来时,颇有感染力。

  这一观点,他已经和马文涛商量过,马文涛对此持赞成态度。这次他去国内,招聘制瓷师傅,也有着为成立研究中心储备人才的打算。

  西蒙张张嘴,但什么也没有说出来。

  威尔斯的提议,远出乎他的预计。原本他以为李承会和自己聊技术开放,孰料对方竟然抛出这么一枚“炸弹”?让他所有的应对,全部落空。

  听起来,很有道理。

  西蒙的性情谨慎,即便李承说得“痛心疾首”,可他依然没有开口答应。这件事听起来很热血,但不容易实施,他得为康津金氏的投资负责。

  “我琢磨琢磨……”他自己也觉得这种态度有些敷衍,忙补充道,“我会慎重考虑你的建议。”

  李承点点头,心底稍稍有点失望高利人的保守和谨慎,让人无语。

  “我去看看耀东。”李承起身告辞。西蒙不傻,相信他会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即便西蒙金对此持怀疑态度,李承自己准备回夏延成立这样一家机构,专门引入新技术、新设备,对传统的陶瓷工艺进行改进与创新。

  这项工作再不开展,亚洲陶瓷工艺,将被欧美越甩越远。进入新世纪后,多种新型材料的发现,让制瓷工艺更富有变化。

  吃传统的老本,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谭耀东已经被李承“收编”,现任职红叶陶瓷的技术总监,算是红叶窑口的第三把手。李承在熟料间见到他时,他双手满是泥浆,正在指挥工人用木拍子扇泥浆这是传统的熟泥手法。

  “威尔斯,你来啦。”谭耀东对他笑着摆摆手。

  李承朝他点点头,伸手在泥坯上按按,触觉有点类似于发酵后的面团,这团泥已经差不多了,可以上泥料机挤压空气并制成泥棒。

  “骨料配方现在是多少?有没有精确数字?”李承拍拍手问道。

  红叶陶瓷开窑点火时,李承来住过半个月,很清楚筱山的粘土状况多为火山灰土,含硅量偏低,也就是说,泥料偏软。

  李承当时采用的解决方案是增加骨粉比例,但直到他离开之前,都没有实验出最佳精确比例。这一任务便交给谭耀东,当然,李承也将所谓的粘土配方以及釉料配方同步交给他。

  这件事在李承看来极小,可落在谭耀东眼中,却是信任的表现,他也因此将自己看成印第安陶瓷工坊的人,也就是李承的人。

  得知情况后,李承呵呵笑了半上午。电子谭耀东看了眼熟料工人,低声说道,“现在我这边的最佳比例是百分之四十六,比你给的常规比例,高出两个百分点,瓷胎密度最佳,高利那帮人的,我不太清楚。”

  一家瓷器窑口,连泥料配方都不统一,李承无语,何至如此?

  并没有责怪他,毕竟是“好心”。

  李承笑着点点头,“陪我走走。”

  谭耀东连忙在旁边的水龙头下洗洗手,甩干,跟在李承身侧。

  筱山的景色,自不用说,翠鸟非常多,栖息在矮松林中,可谓空山闻雅鸣,浓荫藏渺迹。两人沿着庭院石径,慢慢度步。

  谭耀东不知道李承想说什么,几次想要开口,又忍住。

  李承忽然回头问道,“耀东,你在北美待过几年,对陶瓷行业也熟悉。你说说,亚洲陶瓷或者说中国陶瓷,想要再度战胜欧美瓷器,有什么办法?”

  谭耀东一愣,嗯?这命题,太大了吧?

  此人在鬼影帮任职白纸扇,素有急智,很快整理思路,说道,“技术不是问题,创新是最大难题。”

  说完,他看看李承的眼睛。

  尽管有些宽泛,但没错,李承笑着点点头,示意他继续往下说。

  相比布兰登等庄园老人,谭耀东的心思更重一些,收到李承的鼓励,他笑着搓搓手,继续说道,“传统是个好东西,但同样也是桎梏,它约束我们的团队以至于不敢突破。我的师傅也曾经这么感慨过。其实,我非常佩服您在印第安陶瓷工坊系列产品上的突破与创新!这一点,红叶陶瓷这边做得还不够。”

  他师傅柴小芳,台岛著名制瓷大师,小芳窑更是闻名遐迩。

  李承继续点头后又摇头,这次,他开口说道,“没有批评的意思,纯粹探讨。你刚才所说的,思维上的桎梏,这算是内因,还有其它因素吗?”

  “最近几年,台岛、东瀛,以及韩城,都开始尝试创新,但效果不算很好。包括你师傅的小芳窑,包括东瀛瓷器,在世界范围内,也不过占据中档位置,再想往上走,很难!”

  “你琢磨过其中原因吗?”

  李承这一系列话语,让谭耀东真正相信,对方确实和自己探讨瓷器或者说亚洲瓷器未来的发展方向。

  只是,这种理想,是不是太“不切实际”了?这句疑问,被他憋回心底。

  这几年海外漂泊,让谭耀东收敛很多,眼前这位的赏识,让自己重获安稳的日子,让他倍感珍惜,因此,话语也谨慎许多。

  “也许还有技术。”他随口说道。

  只见李承脚步一窒,他立即意识到自己说道对方心坎上,连忙围绕这一话题往下拓展,“对,是技术的开发与研究!”

  “瓷器发展已有千年历史,按照事物发展规律来说,它出于缓增长阶段。而欧美的瓷器发展不过两三百年,它处于融会贯通阶段,属于高速发展期,它敢于在技术方面引入更多更先进的科技手段,让陶瓷行业焕发出与亚洲陶瓷完全不同的生机。”

  这句话,真心说道李承心坎上!如果说刚才他提到的创新,还是泛泛而论,那这次,真的切中要害。

  李承考虑成立瓷器工艺研究中心,正是基于此!

  不由自主的双掌一拍,“对!你的想法与我、马文涛的想法,完全一致!”

  紧接着,李承注视着他,“耀东,你会计算机吗?”

  啊?这次,谭耀东真的猜不透李承所想,思维这么跳跃?

  “您……您说的是电脑?”

  李承点点头。

  “不……不会。”他在北美玩过街机游戏,但没接触过电脑。此时欧美的家用电脑已经开始普及,但在亚洲,那玩意还很少。

  李承伸手拍拍他的肩膀,“不会没关系,我请人教你,那玩意不难操作。”

  “我和阿里汉考虑成立一家科研中心,用欧美的科技手段,研究釉料和瓷土配方,实验一些新材质的应用。你做好准备,未来加入到这家研究中心。”

  科研中心?那不是教授们干的事吗?自己一位帮派“白纸扇”也能掺和?

  谭耀东有点懵,却又隐隐感觉,也许,这是自己的一次大机遇!

  化龙还是蛇虫,就在眼前。

  请收藏本站:https://www.mbxsw.cc。妙笔小说网手机版:https://m.mbxs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