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蛛丝马迹_异国猎宝档案
妙笔小说网 > 异国猎宝档案 > 第614章 蛛丝马迹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14章 蛛丝马迹

  在李承欣赏那只翡翠鼻烟壶时,杨福家中,一场激烈的争论正在展开。

  “三栋院子里面,所有东西都已经送回来。老涂,你还想着压价,这肯定不行!”杨福指关节敲击着方桌,咚咚作响。

  “杨队别忘了,所有物品,都是因为我们发现有人掉包之后才返还的。我们怎么知道他们全还了?当初拍照片也不会那么细致,有些东西换了我们也不知啊!”涂玉明在尽力压起拍价。

  “老涂,你这话就没意思了。”杨福不干了,声音粗壮许多,“杨家屯的人说一不二,我让他们还,肯定全部归还的!你说的拍照不细致,那是你的事,我当初拦着没让你拍?”

  老简坐在那里吧唧着旱烟袋,眼神闪烁,看这涂玉明和杨福争论,听到这话,他嗤了一声,“说一不二?那就不会有人掉包。”

  一句话,怼得杨福气结,恼怒的拍着桌子,站起身指指两人,“老简、老涂,别以为津冀两地就你们两家做这生意,我就不信走一趟津州找不来几家古董贩子?还拿捏起我来?不愿意你们走!”

  急了,掀桌子了。

  秦禹连忙在一旁劝道,“哎呀杨队,你可能对这行当还真不熟,我在津州卖古玩,多少懂一些。这行当,玩瓷的有玩瓷的路子,玩家具的有玩家具的圈子,卖木料的更是自己一拨人,你想要找像老涂这样一把抓的,还真不多。”

  “另外,别说不好找,就是找来的人,他们一定会比我们好说话?”

  “杨队,说实话,我们老涂已经是好说话的,你就意思意思降一点呗,别一点面儿也不给。”秦禹在敲边鼓。

  “杨队,我们百十多公里外赶过来可不容易啊。你说锁得很严密没人动过的院子,结果里面的东西被换得乱七八糟,任谁心里也不舒服啊,所以呀,多多少少也要将一些,算是给我们这些老家伙面子。”简胜奎的一位合伙人,也在旁边笑着说道。

  古董商哪个不能说会道?软硬兼施之下,杨福精明过人也不是这些人的对手,最后退一步,将每家院子的底价定在九十五万。

  随着底价落听,开始商议暗标流程和规则,焦点刹那间转移到涂玉明和简胜奎两个团队身上。

  “老杨,我看也别弄这么麻烦的一家家去落标,三合一吧。”涂玉明安如泰山的坐在那里,冒出一个让简胜奎和杨福都没想到的建议。

  “三合一?老涂你的意思,二百八十五万起标?”杨福没来得及深思,只觉得这么做确实挺省事的,不过,他并没当场同意。

  简胜奎吃惊的瞅着“老对手”,真没想到,这家伙胃口这么大?

  认识十多年,谁不知道谁?他哪有胆气这么要求?三合一统标,不仅意味着要财力充沛,更意味着巨大的“出货”压力!难不成他又找到什么新渠道?

  自己团队,这次来杨家屯,目标是两所宅院,一栋也不是不能接受,可现在听涂玉明的口气,连汤汤水水也没打算留给自己喝?

  简胜奎气打不一处来,烟袋锅子在地上差点磕折,嘿嘿冷笑两声,“老涂,没想到你越老越狂啊!你就这么有把握一口吞下去?不怕噎死?”

  “没钱你扫什么老宅子?”涂玉明这会翻脸比翻书还快,似乎全忘了刚才联合老简压杨福的事情,摆摆手一副鄙夷的模样。

  说得简胜奎面红耳赤,这次来杨家屯,他们四个合伙人,还真没准备三家全拿下的资金不是说古董商没钱,而是十个商人九个资本都压在货款上。

  涂玉明如此、简胜奎如此,其实李承也是如三人组公司压了他太多货款,否则也不会经常感慨“缺钱”。

  简胜奎哼哼两声,瞥一眼杨福,“老杨,一锤子买卖,你知道意味什么吗?”

  不愧是老江湖,短暂愤怒之后,就找到突破方向。

  杨福眨眨眼,醒悟过来,两家三轮争抢最后总价,肯定会超过一锤子买卖。

  正想反驳呢,又见涂玉明哈哈一笑,“老简,只是探讨一种可能,不要当真。老杨,既然老简不愿意,那就按照原计划来吧。”

  杨福恼怒的瞪他一眼,真是多事,差点害自己掉沟里。

  张苏陵一直在旁边看戏,只是没看明白涂玉明为什么要“多此一举”?

  可真的无用么?

  简胜奎脸色黑的如锅底,烟袋锅子敲击在桌脚上,梆梆作响。他已经想明白为什么涂玉明来这么一出,暗自叹了口气,自己一行的资金老底,被那老家伙探得一清二楚。

  张苏陵作为李承的“代表”,全程参与饭后的竞标,他看着杨福安排人拿出三只空白玻璃杯,放在桌上,杯身用黑笔分别标着1、2、3,便知道,今天最关键时刻到了……回头看看,李承不在,不由得抱怨,这家伙去哪儿了?

  李承正坐在另一排的顶头四合院中杨喜荣家中,他们终于趁着杨军民回家看开标的机会,躲到这里。院子里没什么人,大家都去队长家看热闹,只有杨喜荣的父亲,还有媳妇在家。

  “杨叔,这是两万块,你数数。”李承将两沓钞票推过去,顺手将那枚翡翠鼻烟壶拿在手中揉揉。这次,他面对的坐着是一位五十岁中年人,杨喜荣的父亲杨怀民。

  “誒誒!”杨怀民还真的拿过去,和儿子一张张数起来,时不时还抽一张对着日光照照水印。

  涂嘉隐蔽的翻翻白眼,回过头却发现,李承笑眯眯的盘玩着鼻烟壶,眼神似乎在不经意中,打量着这个不怎么宽裕的家庭,心中疑惑顿生,难不成李老板还想要在他家继续淘货?

  李承还真有这心思。发现这件永庆长春款鼻烟壶很有可能来自崇陵,他就琢磨着去杨喜荣家看看。

  杨喜荣家条件和上午走过的三套院子住户差不多,西厢房被隔成前厅后双卧三个房间,又在前院搭建一间矮棚厨房和一间卧室,这就是他一家六口人的全部居住空间。

  扫视一圈,客厅内没有发现第二件疑似出自清崇陵的物件,倒是发现一只颇有定窑神韵的长方形四角香炉,香炉上插着牌位,就放在客厅茶几上。

  香炉造型呈长方形,炉身印折枝莲花纹,腹部凸雕夔龙纹及云头纹,四柱状拐角,四柱顶印万字纹,全部以印花、贴塑工艺制成。

  李承伸手朝摸摸炉身,这应该是清仿定窑四方炉,器型为青铜器方鼎,并加以发挥。这玩意应该是乾隆朝的东西,李承很怀疑这玩意也出自清崇陵。

  家用香炉通常都是圆形,像这种方炉一般人家真不敢用,别看它小,可是方炉还有个名称叫“鼎炉”,多用在皇族祭祀的。

  清德宗光绪安葬,棺木前应该安放有这种鼎炉,故此,李承怀疑它也是盗墓品。

  当然,也不是百分百确定,毕竟也有可能是当年皇家祭祀清西陵时,遗留下来的物品,那它就属于杨家屯“公家”的。

  收回目光,等杨怀民杨喜荣父子数完钞票,李承笑着问道,“数目对吧?”

  “对对!没错,刚好两万。”杨怀民忙不迭点头,又对站在旁边的儿媳妇挥挥手,“你这傻娃,也不知道给客人们倒杯水?”

  李承连忙摆摆手,“杨叔,水就不用了。我想问一句,这件香炉是不是您家祖传的?能卖给我么?”他朝身后的方炉,指了指。

  “卖是能卖,只是这东西啊……大概能卖多少钱?”

  杨怀民的回答顿时让李承高兴起来看来自己的猜测有谱。

  李承把鼻烟壶举起来晃晃,“李叔,我是来长见识的,不是古玩商人,所以杨哥跟我说这东西什么价,我喜欢就买下,连价都没还。您家的这香炉,如果能卖,我也给这个价,咋样?”

  这只灰扑扑的方炉,竟然也能卖两万?

  杨喜荣在旁边,面色一喜,正要开口答应,却见自家老头子缓缓摇头,“不管咋说,你是大城市来的,再加点我就卖。”

  李承咧咧嘴,这世上就没笨蛋,自己开价两万,他自然往上涨。

  “最多给您加两千,再多就不成了。”说这话时,李承挺坚决的,有起身离开的做派。

  “成!”杨怀民这会没犹豫,示意自家儿子把牌位挪走,将香炉端下来放在李承面前的桌上。

  体积不算大,高约十五公分,长约二十公分,宽约十二公分,釉色略显灰暗但釉质细腻。炉身有两处轻微磕碰,露出瓷胎,胎质洁白。

  又在炉底部右侧,发现瓷刻诗句:“无林不作银花影,有嶂皆成冰绮纹。”这是取自乾隆皇帝七律雪中的两句,用来称赞定窑的素白和精美刻花纹案。

  这次,李承没着急给钱,而是先笑着问道,“李叔,我买东西图个喜欢,可不想买个麻烦回去。您得先和我说说这炉子的来路,要不……”

  “这炉子也不是公家的,我小时候就有的,是早先时候传下来的。”杨喜荣有“经验”了,抢在父亲之前答道。

  李承没理他,眼睛盯着杨怀民看。

  杨怀民今年五十左右,1年光绪墓被盗,他肯定没经历过,但是,不排除他知道一些内幕。

  他父亲的年龄,很符合“一老一小盗窃清崇陵推论”中那位“小”的年龄杨怀民四十年代出生,那意味着他父亲在1年时,还未结婚,极有可能十六七岁。

  年龄,对得上!

  如果他父亲参与过盗窃,而家中又有当年赃物流传下来,不可能不对儿子交代一声。

  “阿荣说的没错,这东西是俺家祖宗传下来的。”说话时,杨怀民伸手抹抹嘴。

  如果从心理学分析,这种动作是典型的“掩饰”和“心虚”表现。

  李承目光凝了凝,笑意依旧。

  没想到,这桩六十年前的疑案,竟然被自己盘出蛛丝马迹,呵呵,有意思。他没打算去举报这件事,只是……杨怀民家的东西,一定要弄到手!

  自己肯定没时间跟杨怀民一家子扯皮,这件事,交给谁去办比较合适?

  他抬头看看涂嘉,莫家庄的涂玉明很狡猾,李承感觉自己未必能对付得了那老头。张苏陵又偏白,告诉他,指不定就告诉了津州文管部门……

  真是伤脑筋。

  请收藏本站:https://www.mbxsw.cc。妙笔小说网手机版:https://m.mbxs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